在大多数的皮革设计里,基本靠工艺和质感取胜。
但在设计师玛蒂娜(Martina Spetlova)手中,皮革被“解构—重组—再生”,用一种更野性、更直接、更本能的方式,编织出野性的时尚。
她把彩色皮革,编进图案,编进结构,也编进色彩。
她说:“I weave leather into colour stories.”
01
科学素养 + 手工直觉,让皮革走上一条更自由的路
很难想象,一个曾学习生物化学的人,会转行去学印花设计;更难想象,她最后走向的,是一种全手工的“皮革纺织”。
科学训练带来的精准、逻辑与材料敏感度,在她身上变成一种独特能力:她能看到皮革纤维如何弯折、如何承受张力、如何在颜色之间产生呼吸感。
于是,皮革被她“织”得像布,却保持着皮革的力量;
被她“拼”得像抽象画,却依然带着皮革的野性。
02
废料,是她的奢侈原料
玛蒂娜不追逐奢侈皮革,她追逐的是“被浪费的可能性”。
她的原料来自被弃置的皮革边角料、裁片剩余、废弃纺织品。
这些在产业链里毫不起眼的碎片,被她一条条剪开、分类、染色,再重新编织成夹克、外套、艺术品。
她坚持循环设计(circular design)——
不是为了环保口号,而是因为在她看来:“材料被使用得越久,它们的价值就越高。”
她的作品像是由时间磨出来的,不是一次性、不是趋势,而是“材料生命的第二章”。
03
跨界、跨国、跨传统——她的编织,是全球对话
她与世界各地的工匠合作:“我的实践,是不断交换技艺与文化。”
在她的手中,皮革不再只是西方皮件工艺的象征,也不是单一文化的符号,而是:
一个全球工艺共同创作的载体。
有时是皮革像布一样被编进几何图案;
有时是颜色像叙事一样在表面流动;
有时是皮革与纺织废料混合成长出新的结构——
每件作品都像带着口音的语言,多元、复杂,却和谐动人。
04
皮革,被她织出了态度
她的夹克、外套、包袋以及延伸到室内领域的艺术品,都有一种Unmistakable的特质:
* 不是柔软的温顺
* 不是高端时装的克制
* 而是一种“我来了”的力量感
粗粝、鲜明、混合着色彩的张力;
同时,又精致、工整、逻辑严密。
她用编织让皮革更温柔,却也更野;让废料更轻盈,却也更有锋芒。
让传统工艺更经典,却也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