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Freiberge国际皮革日期间,萨沙・迪特里希博士(Dr Sascha Dietrich)和安克・蒙德斯海因博士(Dr Anke Mondschein)展示了一项最新研究,这项研究考察了可用于汽车内饰的替代材料, 探究了材料性能和生命周期(end-of-life)潜力,包括生物降解性。
迪特里希博士强调了推动创新的两个关键因素:消费者对可持续、非石化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新的欧盟立法。自2024 年年中生效的《欧洲生态设计法规》要求在欧盟销售的所有产品都要符合更严格的耐用性、可回收性和环境声明规则。
这项研究是2021 年 开展的《皮革、人造皮革和时尚替代品技术性能比较》的后续,该项目将来源广泛的材料加以比较,包括:汽车皮革(作为基准)、菌丝体、PU 涂层纺织品以及带有生物填料的再生纤维素、层压皮和所谓的 “新皮革” 材料。
迪特里希博士展示了有关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和防水性的数据,而蒙德斯海因博士则主导了对生物降解性的分析。为了评估材料性能,样品经受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机械测试。这些测试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折性—— 这些都是评估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采用经典的汽车革作为基准材料,结果表明,经典的汽车革因其相互交织的胶原纤维结构,在所有测试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物理性能。
相比之下,几种替代材料,尤其是那些采用泡沫或层压结构的材料,在耐折测试中出现了表面开裂的迹象,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开裂现象更为明显。拉伸测试则显示出显著差异,基于菌丝体的材料和再生皮革的性能明显低于传统皮革。虽然一些涂层达到了中等强度,但它们的伸长性和耐用性有限。
研究证实,尽管下一代材料在视觉和触觉方面更接近皮革,但它们的物理性能与真皮材料仍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在工业堆肥条件下,蒙德斯海因博士发现天然材料往往更容易分解,而合成涂层通常难以降解。
两位演讲者强调,随着皮革替代品的增多,对皮革替代材料的宣传必须持谨慎态度,应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符合标准化的测试,并对其可持续性加以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