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改变世界工业格局最具活力的经济驱动体,世界瞩目中国。2017年8月29日,“以革命——皮革行业的方向”为主题的世界皮业大会在上海中星铂尔曼大酒店隆重召开,大会由国际制革者委员会(ICT)主办,世界台商皮革业协会(TILA)、中国皮革协会(CLIA)共同主办,这是继2011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及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办两届之后,世界皮业大会首次落户中国。作为全球皮革业的一项重大活动,这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皮革行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来自全球皮革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和重要国家的商协会负责人400余人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就皮革业的现状和趋势、定位和价值、挑战和机遇、现代消费者的特征和消费行为的转变、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制革商的应对策略等产业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思维碰撞,互学互鉴,共同寻求行业转型升级和永续发展之良策。
会议伊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张崇和,世界台商皮革业协会(TILA)主席、国际制革委员(ICT)主席白志祥,中国皮革协会(CLIA)名誉理事长苏超英,美国皮革业联合会(LIA)主席、国际制革委员会(ICT)副主席Lisa Howlett分别为大会致欢迎辞。
张崇和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正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皮革工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为皮革行业国际活动创造了新的机遇。世界皮业大会在中国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必将推动全球皮革产业蓬勃发展。他对世界皮业提出几点希望,呼吁业界同仁共谋蓝图,共建大业,共享繁荣,共同开创世界皮业的锦绣明天。
白志祥主席强调,皮革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一种高端的材质,它在不同商品上面使用,无论是作为装饰还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皮革行业在未来潜力无限,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全球皮革行业同仁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努力,进一步培育皮革制品的市场,提升皮革制品的形象,推动皮革业发展。
苏超英名誉理事长表示:“今年大会的主题是‘革命——皮革行业的方向’,我们希望探讨在皮革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全球的贸易商如何找到一些解决方案,来应对未来十年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去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我们认为这个大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能够让我们互相交换信息,同时探讨出现的一些商业机遇。”
Lisa Howlett主席认为,近百年来全球皮革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美国皮革业在过去的150年里出现大幅度萎缩,但是她坚信,无论发生任何变化,皮革业都会持续地存在下去,并为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主旨演讲精彩开篇 解析现状展望未来
大会主旨演讲的部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大环境的思考,对产业发展态势和特点的判断,以及对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邀请了UNIC经济部副董事Luca Boltri,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World Leather 出版人SIMON YARWOOD,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等几位重量级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思考的成果。
对整个产业链的关注,使得UNIC经济部副董事Luca Boltri的演讲开篇则立意深远。他以全球皮革市场的产品供应、原材料价格、国际贸易的格局、皮革用途的趋势等方面的数据为依据,清晰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球皮革产业应当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更多地投入到提升产品的绿色环保,提升产品的价值,更多地传递关于皮革还有皮革生产正确的信息,避免公众对我们产生的一些误解。”
基于上半年比较乐观的经济形势,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启了一轮新周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并不认同,他认为整个中国经济从现在看不具备持续回升的条件,也没有重大的因素来拉动经济持续回升,现在深层次问题是新常态,而不是新周期,也就是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错在一起的情况仍将持续,像皮革这样的传统制造业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来化解这些矛盾。
《World Leather》在皮革业界的话语权毋庸置疑,其出版人SIMON YARWOOD从对全球数据的分析和一些案例出发,带来了他们对未来产业愿景的希冀:“为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在化学品使用、鞣制制作过程中做更多创新,包括开发一些轻量化的皮革,或是防火的皮革,或是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的皮革等等,同时也不能忽略皮革的质量、持久性,还有美感和质感,源自天然是皮革的优势和独特性,也是其与塑料等材质区分的根本,因此展示它的自然、天然性,以及真实的质感应该成为产业从业者的使命。”
以“创新融合,共赢共享”为题,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以翔实的数据,生动的图表演示,介绍了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他指出,今年上半年以来,皮革行业整体呈现全面复苏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同比较大增长。就行业发展而言,强大的生产能力、巨大的市场空间、完善的产业链,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支撑;日渐开放的对外格局、不断丰富的网络生态、繁荣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更为行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聚焦“现今新兴消费者” 精准化营销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中国新一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他们的声音想要被倾听,想要表达自己的个性。消费者的变化不仅是一些数据的变化,更多是心理和心态上的变化,以及这种思维、心态对于我们的零售商、制造商所产生的影响。世界皮业大会以“现今新兴消费者”作为开幕会议之后的第一篇章主题,乃是因为消费者对于皮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未来,产业必须积极适应这些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WGSN高级编辑ERICA NG,京东(JD.COM)大服饰事务部总裁丁霞女士,LeatherNaturally!发言人、Claytons Leather Group of Chesterfield总监Mike Redwood从不同角度解析了当今新兴消费者的特征和行为方式变化,这些变化对产业的影响特别是销售方式的影响,京东等电商平台如何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营销,线上和线下营销的区别等等。他们认为现今消费者不仅会关注产品的质量,也十分看重品牌给他们带来的情感的体验,以及可以体现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敢于突破,越来越关注行为、举止、外貌、自我表达,个性化以及个人主义;他们越来越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并拒绝从众成为羊群效应中的一员;他们热衷于线上购物,因为线上购物给予他们更大的选择权并能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那么,面对新一代消费者,企业应该如何适应呢?几位嘉宾认为,企业应该充分地运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深入了解消费者行为背后消费心理的变化,考虑产品定价的架构,考虑产品价格要满足什么样的人的需求。在设计新产品的同时考虑个性化,要深入挖掘更年轻消费者的想法,而不是只关注某一部分人群的变化。在越来越社交化、互联化的社会当中,企业必须要跟上这个潮流,才能在市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之后的讨论中,百丽集团高级副总裁宋晓武也认同他们的看法。他表示,百丽作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传统企业,对消费者有自己独到的认知;百丽把自己定位为做时尚产品的企业,必须要关注自己的消费者,以他的喜好为喜好,以他的目标为目标。
真皮——未来是否仍将是无可替代的材料?
世界皮业大会的第三个单元以“制革商的回应”为主题,皮革制造商共同探讨了他们眼中皮革业的未来,美国鞋业经销商和零售商协会(FDRA)政府和监管事务部总监THOMAS CROCKETT解析了美国鞋业关税的情况,哪些智囊在影响总统的贸易政策,以及边境税调整对鞋业带来的影响,让我们对美国这个中国鞋业第一大出口市场的情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把握;VF Asia Limited董事总经理Gareth Brooks一针见血地提出:“鞋业供应链各个环节将发生极大的变革,目前鞋类生产使用的材质如果不能适应未来生产制造方式,很可能会被其它新材料取代。”
汽车革近年来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皮革市场中的一个亮点。GST Auto Leather 环球销售及营销部高级副总裁STEPHEN JESKE指出皮革行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材质的天然属性,对于汽车革也是如此。汽车革之所以选用皮革,主要基于皮革的天然、个性化定制以及环境友好等突出特点。
“世界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供应链中,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泰森肉品公司牛肉部高级副总裁Chad Martin分享了泰森的经验。他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的体系,涉及到众多方面,包括环保工作,包括关爱动物,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食物和皮革产品,保护自然环境,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的职业安全,创建和谐社区环境等。同时供应链的透明度也十分重要。在第三单元的供应商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并在之后的圆桌讨论环节进行了观点的碰撞。“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各类信息的知情权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企业如果没有提供给消费者足够的信息,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消费者可能会产生很多误解”这一观点成为大家的共识。
应对挑战——制革商已经意识到“革命”时代的带来
“制革商的回应”——皮业大会的最后一个单元是以此为主题,洞悉制革商的回应。面对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制革商是如何应对的或是准备如何回应?作为这一单元的演讲嘉宾,PrimeAsia 行政总裁JON CLARK,ZDHC基金会亚洲区总监林立,JBS 市场营销及可持续性经理FERNANDO BELLESE,IULTCS主席Dietrich Tegtmeyer都是行业的翘楚。JON CLARK认为“行业的生态体系就是一个不同的组织,包括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竞争对手、政府部门等等各种不同的组织所构建起来的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架构下,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而且要持续不断地去改进,灵活适应变化,才能生存下去。” 林立总监分享了ZDHC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控制方面的经验,她强调ZDHC的目标是通过产业内、行业内合作,参与方携手合作建立标准,并执行落地,更好地实现危化品管控。
“我们整个行业需要利益相关方直面挑战,在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有很好的透明度。除此之外,还需要打造一个满足消费者诉求的价值链,比如在开发新品的时候,要有正确的产品定位。同时,交货的速度、服务、产品价值也要有竞争力。“FERNANDO BELLESE分析了全球畜牧业的趋势,皮革的消耗趋势,进而提出了清晰的观点。Dietrich Tegtmeyer则强调对于化学品的认知和控制应该有科学的态度,“不应该只是避免使用化学品,更重要的应该是选择正确的产品,或者是选择合适剂量的化学品使用。”
在讨论环节,东红制革集团总裁施荣川犀利地提出其观点:“制革是皮革业的基石,制革厂肩负着环保、开发、创新的责任,要处理好污染治理、废弃物处置等艰巨的任务,因此产业链应给予全力支持,帮助制革厂改变、改革。否则,没有制革厂,其它链条也必然断裂。”他的观点一语中的,引发与会代表们的广泛共鸣。
拓展国际视野,谋求全局发展。第三届世界皮业论坛在全球皮革业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大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成一系列重要的共识:世界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心态已然发生重大变化,皮革业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等着一些事情的发生再做出响应,而要先发制人,主动行动,积极根据变化做出调整,比如注重可持续性、环境友好、动物福利,以及供应链的透明度等等;皮革的独特性在于它源自天然,因此皮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更多地展示皮革的自然、天然性,以及真实的质感。这些重要的共识有助于皮革业找准定位并把握未来前进的方向。我们坚信,只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直面挑战,把握机遇,创新融合,共赢共享,皮革业必将在全球工业的版图上书写更加宏伟的篇章!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全球皮革业的盛会——第三届世界皮业大会的隆重召开,世界瞩目中国。在此,希望借这个宝贵的机会与全球皮革业同仁分享我们对于中国皮革业的发展现状的思考和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一、2016年我国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6年,皮革行业总体经济运行呈现景气指数渐冷下滑、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利润、进口同比下降等显著特征。
1、行业下行压力增大,增速回落。
从中国皮革协会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皮革行业景气指数走势来看,2016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出口景气三项主要分指数,相较上年均有下滑。销售收入景气指数处于渐冷区间,月度均值为87.8,相较上年降低1.7个点;出口景气指数在稳定区间波动,月度均值为95.1,相较上年降低3.1个点;利润景气指数下滑明显,在6月份跌至过冷区间,月度均值为79.4,相较上年降低3.1个点。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在此对于所有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参加第三届世界皮业大会,我也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皮革协会和国际制革委员会合作,组织如此重要的峰会。,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革命——皮革行业的方向”,我们希望能够去探讨在皮革行业以及整个制革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全球的贸易商如何找到一些解决方案,来去应对未来十年遇到的一些挑战,怎么样去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一些需求。我们认为这个大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能够让我们互相交换信息,同时探讨出现的一些商业机遇
对于整个全球的皮业行业,我们需要像世界皮业大会这样顶尖的大会的支持。大会可以分享整个全球皮革行业的现状,以及行业价值链的一些最新变化。
我们先来看看皮革原材料,制革业是整个皮革行业的基石,因为成品革价格的40%-60%是来自于其主要的原料——生皮,可见它对于鞣制加工非常重要。这跟我们过去想得不一样,再举个例子,在意大利,劳动力成本差不多只占鞣制生产价值链的10%,因此原材料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
通过我们最近和不同的受访者,不同的受访企业的对话,我们拿到了描述整个皮革产业未来的数据,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来到这里分享皮革行业未来的愿景。
皮革业从原材料到鞣制,再到后期加工,对于不同的皮革厂,我们已经见证到了很大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15年人均消费的牛肉量是10.1公斤,预计到2030年会增长到10.6公斤。根据国际皮业贸易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的屠宰量差不多是2.5亿头牛,到2025年十年之内会接近翻番。对于皮革行业来说,整个牛的行业对于我们的原料供应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它们在食品业、乳业也有广泛的应用。在这里我想要强调的是对于这些生皮的运输,应当尽可能地实现可控制的运作,减少浪费。我们希望循序渐进地提高产业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关注整个制革产业源头,关注碳足迹,比如在制革厂开始生产的时候提前做运输、物流的准备,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尽可能多地在过程当中使用可再生利用的资源。我们只有不断地控制皮革工厂生产全过程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关注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客户,以及有较高环保要求(包括对原材料的标准的要求)的合作伙伴的需求。
当我们谈到消费者的时候,我们会谈论相关数字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新一代消费者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他们的声音想要被倾听,想要表达自己的个性。近年来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支付能力也在不断地上升,经济增长的势头非常强劲的。今天这个分享,主要分为体验、情感、个性化三个部分。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更多地是心理和心态上面的一些变化,以及这种思维、心态对于我们的零售商、制造商有哪些影响。
首先分享的第一个趋势就是我们更加注重体验,中国的90后新一代也是变化最大的一代,越来越有自我意识,更加的追求自由追求意义。他们对于储蓄以及长期的财务规划都没有强烈感兴趣,对于传统的思维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比如说,对于像创业、旅行等等都有了一些新的观点。作为公司或者零售商要考虑的是如何而实现消费者对体验的要求。例如现有的活动形式,讲述品牌的故事去打动、感染新一代的消费者等等。我们发现新一代的消费者他们愿意去做一些功课,愿意去了解这个品牌和品牌背后的故事。比如说像在上海,有很多新兴的生活方式,一些概念店例如野兽派还有很多美术馆形式的零售店等等,都是体验式的销售。
我代表电商行业,代表在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厂商品牌京东,很荣幸能够在2017第三届世界皮业大会上做分享。对于我个人而言,理解电商的方式,首先要了解电商企业,了解电商如何在过去的十年里实现快速的增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创新,以及他们的业务模式上,在线上的营销模式和线下的商业模式有什么样的差别。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面对消费者的变化,个性化的要求。接下来电商企业在整个营销方面和线下的实体店有何差别,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好大数据做好电商方面的推广,这是我主要分享的两部分内容。
首先来关注京东,京东是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在2016年零售值超过136.1亿美元,同时京东也是中国最大的零售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销售总额在过去12年里有150%年复合增长率,这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商企业。同样我们还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零容忍政策,旨在应对并且打击伪造的仿品或者是假冒的产品。
后现代的市场营销的概念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社会和消费者开始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对于品牌有一些新的认识。消费者会存钱,购买特定的产品,比如说一部保时捷的车或者一块劳力士的手表。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看到有一些趋势,比如说人口结构的变化、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老龄化,特别是在亚洲趋势非常明显。现在非洲收入上升,还有全球化、城镇化、数字化等等对于市场营销、沟通方式、预算分配都会产生新变化。
现在很多公司的首席市场营销官越来越注重在IT以及数字渠道上的投资。在25年前市场营销是属于一项支出,而且从市场营销这里去获得一些回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市场营销的花费,一般都会被归类为成本。但现在的数字渠道是一种销售,对于很多的零售商来说,数字渠道是非常重要收入来源,也是非常重要利润来源。因为数字渠道可以覆盖全球,且24小时有效,因此可以跟消费者形成更加有效的沟通。所以现在的市场营销的团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全世界对于他可能采取的贸易政策极为关注。在这其中,鞋业无可避免将受到影响。
鞋业关税情况。全美国商品进口关税平均为1.5%,众多产品进口零关税,但鞋类进口关税平均达到11%,有的品类达37.5%,个别品类高达67.5%。上世纪30年代的关税法,将超过2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一度提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鞋业的高关税现状属于1930年关税法的历史遗产。鞋的关税水平已经与当前大环境不相符。儿童使用的篮球、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几乎是零关税,但他们穿的平底鞋、运动鞋等产品关税达到两位数甚至高两位数,例如男童运动鞋关税为20%,女童运动鞋为48%,户外鞋37.5%,女童平底鞋37.5%。目前美国进口的鞋70%以上来自中国,高关税对中国鞋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前,鞋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方面,目前全球经济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还没有从2008年开始的危机中完全复苏,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贸易方面,面临很多挑战,发达国家严重的老龄化,导致消费增长缓慢;全球一直推崇自由贸易,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生产制造方面,耐克与电子企业FLEX合作,重新打造面向未来的生产制造模式。
供应链会影响到皮革产品的流通,对于整个行业也会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到2021年,鞋业供应链各个环节将发生极大的变革,例如之前基本制造环节需要13个步骤,将压缩至3步;交货时间从12-18个月,将缩短至4-6个月,打样时间从现在的1个月缩短至1小时;无人工厂生产的鞋占比将从现在的0,增长到20%左右。目前鞋类生产使用的材质,如果不能够适合未来生产制造方式,那能会被其它新材料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