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卓 绘
近日,中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寒潮袭击,多地开启“冰冻”模式,寒冷成为人们谈论天气时的关键词。今天的我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大衣、羽绒服等保暖,古代的人们又是依靠什么服装来度过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严冬呢?裘皮、丝绵、缊袍、纸袄、毛褐……在这些御寒衣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古人的过冬智慧。
我们的祖先将整张兽皮围裹在身上,既能遮羞,又能避寒。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发明了“裘”,即将兽皮带毛鞣制成既保暖舒适、又漂亮耐磨的毛皮,再制作成衣服。
制作裘皮的鼻祖是殷商时期的比干。传说比干曾在今河北省枣强县大营一带为官,当时这里遍布灌木草丛,野兽出没频繁,比干鼓励民众打猎,捕获野兽食肉后,将兽皮收集起来浸腌晾干,使各种生硬的兽皮变得柔软,进而将色泽不同、大小不一的皮张缝制成衣服。比干发明了熟皮技艺并将这一技艺传授乡里、造福庶民,《封神演义》中就有比干将狐狸皮熟制后做成袍袄献给纣王御寒的故事。数千年来,裘皮行业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新进学徒,都要先拜过祖师爷比干,然后才能拜师学艺。如今,“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和“裘祖比干的传说”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时候的一般士人和百姓,只能穿廉价的羊裘、犬裘;贵族则多穿狐裘、貂裘。《诗经》云:“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经》又云:“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对此,闻一多解释道:“大夫平时穿羔裘,入朝穿狐裘。”朱熹在《诗集传》中说:“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也说:“狐裘,贵者之服。”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说:“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
在古代的动物文化中,豹子寓意吉祥,所以豹裘也是贵族的偏好。据史料记载,周武王非常喜欢豹裘,他不但自己穿豹裘,还要求手下大臣也必须穿豹裘才能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