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制鞋>

 《布面童胶鞋》 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布面童胶鞋》 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2023-03-03

来源:《北京皮革》

作者:李闯闯

《布面童胶鞋》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李闯闯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70)
摘 要:通过对比《布面童胶鞋》新标准GB/T 25036—2021与旧标准GB 25036—2010在结构、内容、要求和技术指标方面的主要差异,提出在实际生产与检测过程中正确采用GB/T 25036-2021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布面童胶鞋;标准;性能要求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hildren's Canvas Rubber Footwear
LI Chuangchuang
(Guangzhou Inspection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Ltd., Guangzhou 510400, China)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main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s, contents,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Children’s Canvas Rubber Footwear standard about GB/T 25036—2021 and GB 25036—2010,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orrectly adopt GB/T 25036—2021 standards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test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children's canvas rubber footwear; standar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作者简介:李闯闯(1994—),男,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1964078791@qq.com,主要从事轻工纺织鞋革箱包产品质量检测与研究工作

前 言

布面童胶鞋是童鞋产品的主要品类之一,主要依据该年龄段儿童脚部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设计。按照鞋号的大小进行分类,可分为布面童胶鞋和布面幼儿胶鞋。因其穿着轻便、舒适、安全性高、美观性强,且四季可穿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全年童鞋的畅销产品。市场上布面童胶鞋的生产企业众多、产品款式多样、工艺设计不断更迭,而面对琳琅满目的布面童胶鞋产品,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是鞋的质量与舒适性,因此作为童鞋产品的国家标准之一,《布面童胶鞋》的产品标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布面童胶鞋行业市场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9—2021年分别抽查了90、112、96批次童鞋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分别为16.7%、18.8%、24.5%,其中布面童胶鞋产品分别抽查了4、11、9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均为0,产品质量相对稳定。

GB 25036—2010《布面童胶鞋》[1](以下简称“旧标准”)自2011年7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11年,对布面童胶鞋产品质量的把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童鞋生产加工工艺的更迭、制鞋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儿童脚型的变化,消费者对布面童胶鞋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为了制造高质量产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产品标准的时效性,2021年10月11日GB/T 25036—2021《布面童胶鞋》[2](以下简称“新标准”)正式发布并替代旧标准,且由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已于2022年5月1日开始实施。

为了适应布面童胶鞋市场的发展变化,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除了性质由强制性国家标准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以外,在结构与内容方面,也进行了多项修订

1主要结构的差异

旧标准的结构包括:主要内容7章、附录2个(规范性);新标准:主要内容8章、无附录。

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标准主要结构的差异,发现新标准删除了“附录A、附录B”,但增加了“警告标识”章节,并且将旧标准中的章节“要求”更改为“技术要求”,其他章节的名称没有作更改,但是部分章节的内容有所调整。新旧标准主要结构的差异见表1。

2主要内容的修改

2.1 范围

相比旧标准,新标准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对旧标准适用范围的表述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与修改。新标准适用于供幼儿和儿童穿用的鞋,删除了旧标准中鞋号在245以下的规定;制鞋材料不再局限于以织物为鞋帮,而是主要材料为织物、其他合成或天然材料[3]。不同材质面料的童胶鞋见图1—图6。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规范引导语与内容表述

根据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和要求,新标准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与内容表述。

(2)精简规范性引用文件

新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共14个,比旧标准减少6个,内容更加精简。

(3)替换规范性引用文件

新标准将旧标准中4个性能检测方法标准进行替换:硬度试验方法由GB/T 531—1999《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替换为GB/T 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耐磨性能试验方法由GB/T 1689—1998《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 (用阿克隆磨耗机)》替换为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粘合强度试验方法由GB/T 532—199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替换为HG/T 4805《胶鞋 胶制部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薄膜厚度试验方法由GB 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替换为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

(4)增加强制性国家标准引用文件

新标准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0585—2014 《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增加为引用文件,并删除旧标准中的6个健康安全性能相关项目(pH值、游离甲醛、可萃取的重金属、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五氯苯酚、N-亚硝基胺)要求及试验方法,将旧标准中的健康安全性能、物理安全性能合并替换为物理安全性能,并按GB 30585—2014 《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新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契合当下童鞋产品生产与检测的需要,进一步细化与规范了布面童胶鞋产品标准的试验方法与检测要求,更加符合企业生产与产品检测实际需求,体现了新标准的时效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童鞋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

2.3 术语和定义

(1)增加术语来源

新标准中布面童胶鞋和布面幼儿胶鞋的术语和定义有所简化与完善,并增加了布面童胶鞋术语的来源GB/T 33384—2016《胶鞋术语》[3]。

(2)修改适用范围

删除了旧标准术语中“14周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与适用范围;布面幼儿胶鞋的术语表述由旧标准中“布面婴幼儿胶鞋”修改为“布面幼儿胶鞋”,并且删除了适用范围[3]。

(3)删除底板厚度定义

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中“底板厚度”的定义,因为新标准中取消了布面童胶鞋外底厚度的要求。

修改后的术语和定义对于布面幼儿胶鞋与布面童胶鞋的界定更为明确,减少了旧标准术语和范围中内容的重复。

新标准中相关术语与定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青少年的足部尺寸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以及随着制鞋工艺的改进与发展,鞋用材料的种类更为多样化。

2.4 分类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的产品分类在原有按穿用对象分类(A类和B类)基础上,增加了按外底材料分类,以满足对实芯底和微孔底这两种不同外底材料的技术要求。

2.5 技术要求

2.5.1 鞋号、型号

新标准删除了“出口产品的鞋号、型号可由产、需双方协商选定”的规定,明确要求鞋号、型号按照GB/T 3293.1规定执行。

2.5.2 物理性能

(1)删除外底厚度要求

新标准删除了外底厚度要求,不再规定布面童胶鞋的鞋底厚度要求。

(2)增加物理性能要求

①微孔底材料外底硬度

新标准微孔底材料外底硬度的要求,按照实芯底和发泡底进行分类,不同外底材料对应不同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实芯底材料依据GB/T 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进行试验[5],最大操作速度为3.2 mm/s,试样的厚度与表面应符合取样要求;微孔底材料依据HG/T 2489《鞋用微孔材料硬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试样两面的表皮应被去掉,厚度需均匀一致,表面需平整。不同外底材料的硬度有所差别,对儿童穿着鞋子的舒适度与耐久性有一定影响,新标准的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布面童胶鞋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②外底防滑性能

基于儿童穿用鞋子的安全考虑,新标准增加了外底防滑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依据HG/T 3780—2005《鞋类静态防滑性能试验方法》中8.2.1干法程序进行检验,需设定试验夹具的拉伸速度为(400±10)mm/min[7]。新标准的这一变化与时俱进,更具实用性,有利于规避儿童穿用鞋子滑倒的风险。

(3)修改物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①外底拉伸强度与拉断伸长率

基于不同外底材料的特点,新标准明确了外底拉伸强度与拉断伸长率项目仅考核实芯底外底材料,技术要求更具针对性。试验方法依据GB/T 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裁取1型哑铃状试样进行检验,当试样厚度达不到标准要求时,按照实际厚度进行试验[8]。

②外底耐磨性能

新标准修改了外底耐磨性能的试验方法,依据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在不同压力下,对外底着力部位进行检验,试验应选择平整表面进行检测,若外底花纹深度大于0.5 mm,则实芯底应对花纹进行打磨处理后,再取样检测,而微孔底不应打磨,需取同批次原材料进行检测并注明[9]。修改后的试验方法与儿童穿用鞋子过程中外底的磨损情况更为贴合。

③围条与鞋帮粘合强度

新标准将围条与鞋帮粘合强度项目名称按照胶鞋进行了统一,要求值未发生变化,仅修改了试验方法,依据HG/T 4805《胶鞋 胶制部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进行检验,当围条试样宽度不符合试验条件时不考核[10]。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的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④衬里和内垫(内底)耐摩擦色牢度

新标准将衬里和内垫(内底)耐摩擦色牢度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依据QB/T 2882—2007《鞋类 帮面、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 摩擦色牢度》中方法A进行检验,用人工汗液摩擦50次后进行评级,明确了白色材料不测试耐摩擦色牢度[11]。

新标准的这一变化考虑了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导致脚部容易出汗,因此,更加契合当下童鞋的生产与穿用实际。对比新旧标准物理性能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分析新标准物理性能各项目的主要变化见表2。


2.5.3 外观质量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的外观质量要求极大简化。旧标准中按照一等品和合格品进行分类,针对鞋帮、内底布、内底、围条、外包头、大梗子、外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内容篇幅较长。新标准对外观质量要求进行简化,不再区分产品等级,仅对鞋面布、颜色迁移、外底、内底、鞋内与整鞋5个方面提出要求。


2.5.4 物理安全性能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物理安全性能要求有所更改。新标准简化了物理安全性能的规定说明,明确物理安全性能按照GB 30585—2014规定执行,对于断针检测、可触及的锐利边缘、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小附件等物理性损害项目的要求不再赘述;新标准包装塑料袋薄膜厚度要求不再区分A类、B类,并且增加了打孔要求,规定每一次测得的最小厚度为0.032 mm(或在任意最大为30 mm×30 mm的面积上),应有界限清晰的孔,孔的总面积至少占1%。

2.6 警告标识

新标准增加了警告标识章节,对布面幼儿胶鞋的警告标识内容进行规定,对于帮面、鞋底、鞋的附件、包装等在使用中所涉及的危险和风险应有清晰可见、易于辨认和了解的提醒语,且给出相应的避免危险和风险的措辞和说明。新标准的这一变化是对婴幼儿产品安全重视的体现,有利于确保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3结 语

《布面童胶鞋》新标准充分考虑了标准的针对性、项目要求的统一性与产品穿用的安全性,部分技术内容有所简化。为了帮助生产企业更好地实施新标准,针对在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1)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企业应严格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对布面童胶鞋产品质量进行把控,尤其在标识标签时,应当注意标注新的标准号;

(2)新标准增加了对微孔底材料的具体要求,企业在生产布面童胶鞋产品时,需注意针对实芯底材料与微孔底材料的不同要求,提前做好质量风险评估;

(3)新标准中虽然删除了健康安全性能指标的相关要求,但生产的产品仍然需要符合童鞋对应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4)生产企业应加强对新标准内容的学习,明确新标准中新增、删减的内容,及时根据新标准要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GB 25036—2010 布面童胶鞋[S].

[2] GB/T 25036—2021 布面童胶鞋[S].

[3] GB/T 33384—2016 胶鞋术语[S].

[4] 吴婷,郭永刚,弓太生,等. 西安地区10—12岁儿童脚型基本尺寸分析与研究[J].中国皮革,2017,46(1):54-58,62.

[5] GB/T 53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S].

[6] HG/T 2489—2007 鞋用微孔材料硬度试验方法[S].[7] HG/T 3780—2005 鞋类静态防滑性能试验方法[S].

[8]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S].

[9] GB/T 9867—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S].

[10] HG/T 4805—2015 胶鞋 胶制部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S].

[11] QB/T 2882—2007 鞋类 帮面、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 摩擦色牢度[S].

责任编辑人:潘飞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