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年第5期>

 GB/T 42167—2022 《服装用皮革》标准解读

GB/T 42167—2022 《服装用皮革》标准解读

2024-05-23

来源:《北京皮革》

作者:

吴婷婷,郑丹妮,查吉丹,陈婧,葛佳涛,裴超

(浙江方圆皮革轻纺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浙江 海宁314400)

摘 要:GB/T 42167—2022《服装用皮革》标准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中规定了服装用皮革的性能要求,对提升我国皮革服装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标准中的性能要求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关键词:服装用皮革;标准;技术要求

Interpretation on GB/T 3814—2019

Garment leather standard

WU Tingting,ZHENG Danni,ZHA Jidan,CHEN Jing,GE Jiatao,PEI Chao

(Zhejiang Fangyuan Leather Textile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Co., Ltd., Haining 314400, China)

Abstract:GB/T 3814—2019 standard was implemented on January 1st, 2024, and specifies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leather for clothing,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grade of leather and clothing products in China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n the standard are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Keywords: garment leather; standar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前 言

中国是全球皮革生产大国,也是全球皮革消费大国。2023年,中国皮革行业首个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团体标准发布,标志着中国皮革行业品牌高质量发展进入崭新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皮革服装的需求在逐步转变,不仅追求时髦好看,还追求高品质以及品牌效应,这些新的消费观念对企业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动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影响力,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竞争力。GB/T 42167—2022《服装用皮革》标准的实施,为企业标准化生产服装用皮革提供了参考。

1 标准解读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用皮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各种服装用皮革。

1.2 技术要求

本标准中所规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见表1。

表1 GB/T 42167—2022 理化性能要求




1.2.1 物理机械性能

撕裂力是指皮革切口抵抗外力撕裂作用的能力,以单位厚度所承受的力表示。崩破强度是指皮革受顶力作用,破裂时所承受的力。抗张强度是指皮革受外力拉伸作用时,抵抗破坏的能力,以单位横断面积上所承受的力表示。断裂伸长率是指皮革受外力拉伸作用,断裂时伸长的长度与原长度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收缩温度是指皮革在规定的溶液中,缓缓加热到皮革发生收缩时的温度,以此表示皮革鞣制的程度。针孔撕裂强度是指皮革切口被再次撕裂的强度。耐折牢度是指皮革在规定的测试仪器上往复曲折,直至革身及其表面产生变色、起毛、裂纹、起壳、掉浆等现象为止,以曲折次数表示皮革耐曲折性能的好坏。

撕裂力、崩破强度、断裂伸长率、抗张强度、收缩温度、针孔撕裂强度和耐折牢度都是衡量皮革服装强度的重要指标。不同厚度的皮革对应的撕裂力要求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皮革厚度对皮革进行撕裂力判定。耐折牢度要根据表面涂层厚度选择对应的曲折次数进行测试和判定,对于表面涂层厚度小于15 μm的皮革测试次数为20000次,表面涂层厚度大于15 μm的皮革,测试次数为50000次。

1.2.2 气味

动物皮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工艺后制成了所需的服装原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化学品。随着化学品的加入,皮革就会产生一些特殊气味,而这些气味中不仅具有刺鼻性,还会不利于人体健康。本标准中气味的测定采用QB/T 2725—2005,气味的等级应小于等于3级,即没有强烈的、讨厌的气味。嗅觉法能够在试验材料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较快对样品的气味等级进行判定,由于该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检验人员的要求较高。[1]

1.2.3 色牢度

皮革容易发生颜色迁移,颜色迁移不仅会对皮革的固有颜色造成影响,还会影响与其接触的物体色泽,导致明显的产品缺陷。实际中,因皮革自身色迁移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及贸易纠纷比较常见,皮革的颜色迁移越来越成为皮革的主要检测质量指标之一。

1.2.3.1 摩擦色牢度

皮革受摩擦作用,皮革表面颜色、涂层发生变化或转移的程度称之为摩擦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是评估皮革产品耐久性的一种标准测试方法,根据变色程度评估皮革产品的耐磨性,从而确定其使用寿命。本标准中对于表面涂层厚度不同的皮革干擦、湿擦和耐碱性汗液次数略有不同,因此在选择测试次数时需注意首先对皮革厚度进行判定,而后再根据相应的测试次数选择对应的判定级数。

1.2.3.2 耐水渍色牢度

皮革色泽抵抗水浸润作用的能力称之为耐水渍色牢度。也是评估皮革传品耐久性的方法之一。本标准中耐水渍色牢度的测定采用GB/T 22886标准方法,经过测试后皮革表面应无气泡和其他永久性物理变化,无盐渍形成,色牢度大于等于3级。

1.2.4 六价铬

在铬鞣皮革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三价铬盐,在碱性环境中三价铬会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六价铬具有毒性和致癌性。皮革中残留的六价铬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吸收,引起胃肠道及肝、肾功能损害,还可能伤及眼部,出现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2]本标准中六价铬的测定采用GB/T 22807或GB/T 38402,本标准中规定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应小于5 mg/kg。

1.2.5 pH和稀释差

pH与稀释差是考核皮革服装材料酸碱度的安全指标之一。[3]人体的皮肤一般为弱酸性,偏酸性或偏碱性都会影响皮肤的酸碱平衡,引发某些皮肤疾病。本标准中对pH值与稀释差的测定采用QB/T 2724,pH值应≥3.5,当pH小于4时,测试稀释差,其值应小于等于0.7。

1.2.6 甲醛

在皮革加工时加入适量甲醛,可以防皱、阻燃、改善手感、保持印花的耐久性等。[4]虽然在皮革中加入甲醛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的甲醛处理工艺不够完善,就会导致皮革中的甲醛含量超标,而超标的甲醛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甲醛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可能会引发呼吸道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等症状,皮肤直接接触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而且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企业在加工工艺中控制甲醛的残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标准中对甲醛的测定采用GB/T19941.1或 GB/T19941.2,婴幼儿用品中甲醛的含量应小于等于20 mg/kg,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中甲醛含量应小于等于75 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中甲醛含量应 ≤150 mg/kg。

1.2.7 含氯苯酚

含氯苯酚因其具有较好的杀菌、防腐、防霉效果,在皮革行业中被广泛使用。[5]但是含氯苯酚具有强毒性,与人体接触后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从而对人的肝脏和肾脏造成伤害。而且含氯苯酚还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本标准中对含氯苯酚的测定采用GB/T 22808,且标准中规定含氯苯酚的总量要小于50 mg/kg,五氯苯酚和四氯苯酚的含量要小于0.5 mg/kg,三氯苯酚和二氯苯酚的含量要小于1.0 mg/kg,单氯苯酚的含量要小于2.0 mg/kg,因此在判定时需选择对应的技术要求。

1.2.8 可分解芳香胺有害染料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又称偶氮染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染料,具有高稳定性、耐水解性、耐久性和氧化性等特点。但是当人体接触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服装产品后,染料如果被人体吸收,在人体内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还原反应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从而引起人体病变诱发癌症。[6]本标准中对可分解芳香胺有害染料的测定采用GB/T 19942,且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含量应≤30 mg/kg。

1.2.9 感官

本标准对于皮革的感官性能给出了详细的判定依据,但由于皮革感官性能的评价受个人主观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本标准。

1.2.10 辅助性能

本标准中的辅助性能见表2。


表2 GB/T 42167—2022 辅助性能要求



不同表面涂层厚度的皮革所对应的耐人造光色牢度等级不同,因此在判定时需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判定依据。对于表面涂层厚度小于15 μm的皮革和绒面革不需要进行涂层粘着色牢度和低温脆裂性能的测试。

1.3 分级

合格的皮革分级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GB/T 42167—2022 分级



本标准中将皮革分级为四级,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皮革的使用率。

1.4 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包括从组批、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包括检验时机、抽样数量和合格判定。

合格判定又分为单张(片)判定规则和整批判定规则。

1.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皮革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注的内容、包装材料、运输和贮存条件应符合QB/T 2801中的规定。

2 结束语

皮革中的物理性能是考核皮革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皮革的化学性能是考核皮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参考这些指标,企业可以对改善制革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随着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企业也应更加重视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睿, 桑军, 黄志丁, 梁纪宇, 王豪, 周晋. 皮革异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其标准样品的研制初探[J].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22, 32(02): 54—59.
[2]陈加德, 孙霞, 沈云, 孙冬, 裴超. 皮革中有害物质限量及相关检测标准解析(下)[J]. 北京皮革, 2021, 46(06): 32—38.
[3]朱广忠, 徐晔, 王超奇, 孙冬, 夏东琴, 陈萌. 皮革和毛皮及其服装产品标准中pH要求差异性分析[J]. 北京皮革, 2023, 48(04): 63—65.
[4]陈加德, 孙霞, 沈云, 孙冬, 裴超. 皮革中有害物质限量及相关检测标准解析(上)[J]. 北京皮革, 2021, 46(05): 36—41.
[5]吴依龙.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D)的织物中19种含氯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 50(12): 93—96.
[6]李世奇, 步巧巧, 贺艳丽. 中外服装用皮革标准理化性能指标要求及化学有害物质检测方法[J]. 北京皮革, 2021, 46(10): 39—43.
第一作者简介:吴婷婷(1993—),女,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邮箱:627324996@qq.com,主要研究方向:皮革纺织化学检测

责任编辑人:潘飞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