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TUMI 50 年的全球进化公式

TUMI 50 年的全球进化公式

2025-08-29

来源:WWD国际时尚特讯

作者:

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箱包市场价值达 1832 亿美元,并将在 2034 年前保持年均 4.9% 的增长率。然而,这一增长已不再单纯由“出行频率”驱动,更重要的推手是“消费认知”的更新换代:消费者对旅行箱包的需求,正从功能主义走向情绪化表达,尤其在 Z 世代和千禧一代中,箱包已然成为一种“移动中的生活审美”。

TUMI 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宏观转型期。

值此 50 周年之际,TUMI 选择在中国市场进行一系列动作:于上海地标性建筑开设中国首家旗舰店;签约魏大勋担任品牌亚太区代言人;推出全新女包系列。此次,WWD CHINA 深度专访 TUMI 全球创意总监 Victor Sanz,从设计、空间到文化策略,解析 TUMI 这场 50 年节点的新突破。

从左到右:TUMI 途明大中华区高级总监翁兆男先生、TUMI 途明亚太及中东地区副总裁 Aris Maroulis,TUMI 途明亚太区品牌代言人魏大勋,TUMI 途明全球创意总监 Victor Sanz,上海商城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Byron Kan 简柏銮,共同现身 TUMI 途明中国首家旗舰店耀世启幕

1

设计驱动转型

如何重塑 TUMI 全球语言

在品牌高度同质化的当下,设计已成为品牌战略的首要武器,尤其在高端旅行装备品类中,设计感是连接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的核心路径。

创意总监 Victor Sanz 在接受 WWD CHINA 采访中表示:“TUMI 一直被认为‘商务旅行专用’,消费者对我们最初的期待就是:一只永远不会在出差途中坏掉的功能性包袋。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我们在保持‘耐用性’、‘可靠性’、‘品质’与‘技术和材质创新’的基准上,创造出更多走进生活场景的产品。现代消费者在时尚、文化、音乐、旅行、美食等领域的审美也更成熟。他们不再局限于身份标签,‘商务人士’ 并不意味着与时尚无关。”

TUMI 全球创意总监 Victor Sanz,TUMI 亚太区品牌代言人魏大勋

TUMI 深知,产品设计若无法唤起审美共鸣,就无法在现代消费者中建立认知记忆。因此,其 50 周年之际,Victor 主导了一场从工艺哲学到情绪美学深度跃迁的范例。具体表现为:以标志性的 19 Degree 波纹结构作为设计 DNA,在材质上选择 Tegris® 等创新材质,赋予结构以“工艺之美”;在色彩表达上,则强化品牌视觉记忆,例如 TUMI 红纪念配色与透明银金属感结构,皆成为极具识别度的视觉符号。Sanz 在 WWD CHINA 采访中表示:“我们使用的材料,比如 Tegris®,原本被用于救生盔甲,赛车和专业防护运动装备,但通过我们 19 Degree 设计语言的演绎,它既能体现技术美学,又可以呈现出视觉层次感。”


TUMI 还在 2025 年秋季系列将品牌语言融入更具都市表达的海报印花,呈现具有文化张力的视觉风格。Victor 指出:“我们每一季都会选一个城市作为灵感起点,纽约是我们的品牌总部,海报印花系列灵感来自纽约街头的海报文化,混乱,但充满活力。还有一些细节,比如铆钉、灰调水泥色、蓝灰色调,这些都是来自于纽约建筑的视觉记忆。”这些都代表了品牌对于“设计传达情感”的进一步拓展。此外,他还提到了这一次“Big Apple”的幽默设计,是一个挂饰,也隐喻了“咬一口纽约”的含义。由此可见,品牌设计已经从专业性旅行箱包装备向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延伸。

更值得注意的是,TUMI 逐步打破以往“男性视角主导”的产品设计思维。Victor 告诉 WWD CHINA,即便 TUMI 深受男性消费者喜爱,但在深入研究女性客户群体的时候依旧发现,女性对于“耐用、实用、智能设计”的需求更强烈,与此同时,女性还希望与产品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连接,这是 TUMI 女性系列的起点。于是,Voyageur 系列的推出,不仅在包型结构、色彩语言上更贴近女性审美。“同时,保留了 TUMI 的功能性基因,比如磁吸式口袋、内部结构设计等。”Victor 说道,“消费者是我们的灵感缪斯,我们观察她们的生活,TUMI 希望更好地陪伴她们走出办公室、步入日常生活。”这种以性别感知差异为设计驱动的策略,让 TUMI 在强调功能之上的同时,展现出更敏捷的市场响应能力。

TUMI 中国首家旗舰店女士产品陈列

TUMI 以一系列设计升级举措,将产品从“工具”转变为“情绪场”,构建起全球通用的设计语言,打通文化、性别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审美壁垒。

2

空间即理念

如何构建品牌精神的“物理场域”

“零售即内容”已成为共识。门店不只是交易场所,而是品牌精神和文化理念的沉浸式剧场。TUMI 深谙此道,其位于上海商城的旗舰店正是品牌文化精神的现实化呈现。

该店从外立面便将品牌 DNA“实体化”呈现:灵感来源于标志性 19 Degree 系列的建筑外立面,成为城市视角中的视觉符号。店内动线、灯光、材质与互动装置,都形成了一个可步入、可参与、可情绪认同的空间剧本。

TUMI 中国首家旗舰店外立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TUMI 携手中国二十一艺术家共创的作品《旅程》,将东方审美与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巧妙融合。“竹编装置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致敬,也是 TUMI 材质语言的延伸,因为竹子的编织结构与我们核心材质 Tegris® 强韧编织的逻辑不谋而合。”Victor 解释品牌与二十一竹编装置的共同性,“在品牌材质哲学上存在某种连接:通过结构之美实现力量表达。”TUMI 以艺术共创来展现品牌在地文化共振能力的跃升。

艺术墙

此外,店内细节设置同样体现出强烈的理念表达力:女性专属陈列区强化女性声量;从创意物料展示墻到行李箱场景化陈列空间,都强调出“沉浸式参与”的零售体验逻辑。这种场景化、差异化的空间叙事,使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品牌文化的共建者。

由此,TUMI 上海旗舰店成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展示窗口,也成为全球旅行哲学的文化驿站。

3

以人为本的内容布局

从产品多元化到全球代言人矩阵的构建

高端消费品牌日趋内容导向,那么,如何围绕“人”构建品牌认同,已成为构建长期价值的关键策略之一。

面对品牌长期价值的沉淀,TUMI 打造了具有层级逻辑的内容布局。

首先,是“产品矩阵”打底。对 TUMI 而言,Alpha 系列是功能性与耐用性的体现;Voyageur 系列则是兼具时尚风格与强功能性;19 Degree 系列以轻盈硬壳、流线感设计强调其经典符号,从而构建起长期认知资产;TUMI+ 和旅行配件则实现多场景延展,让品牌的触点渗透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形成稳定的消费记忆架构。

TUMI 中国首家旗舰店产品陈列

其次,是代言人文化。魏大勋的加入不仅提升品牌曝光,更关键在于其“旅伴式”人设设定,与 TUMI 的品牌理念相契合。代言人无疑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翻译器”,从宣传片《旅程,从轻定义》到店内展陈,他代表的是一种“精神镜像”,是 Z 世代可感知、可投射的生活方式。“人”作为品牌叙事的中枢,与产品矩阵互相支撑,让 TUMI 从单一的箱包品牌走向生活方式符号。

更重要的是,TUMI 通过与迈凯伦等品牌的跨界内容合作形成文化叠加效应,强化其在设计、科技、潮流多个圈层的可触达性,使品牌成为消费者生活多维触点的黏结剂。在接受 WWD CHINA 的采访时,Victor 提出了跨界合作的关键词“价值观共鸣”,他进一步解释道:“迈凯伦的跨界合作就是最好的例子。专注客户体验,注重性能,以高科技材料为基石,追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迈凯伦的这些品牌描述也完全可以套用在 TUMI 上。基于此,与迈凯伦的合作,更精准的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共振。而 TUMI 的使命,就是走进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TUMI 的 50 周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自我再定义。TUMI 用设计语言构建美学话语权,用空间表达凝聚文化温度,用圈层深化消费者链接。

从“旅行工具”到“多元化生活方式”,TUMI 完成了“高端箱包品牌”定义权的再造。更重要的是,它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从产品功能为主导升华到文化精神领域的示范。

下一站,TUMI 以全球生活方式的姿态开启新旅程。

责任编辑人:张雅洁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