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安踏李宁特步,集体撞上“中年墙”

安踏李宁特步,集体撞上“中年墙”

2025-08-08

来源:锦缎研究院、环球鞋网

作者:

2024半年度财报一出,国产三巨头可谓集体“撞墙”:安踏主品牌+FILA连续六季个位数增长;李宁、特步流水从“中个位数”滑到“低个位数”;全行业折扣率飙升、退货率新高。Euromonitor再补一刀:中国运动鞋服市场年增速仅5.9%,未来五年预测也只有5.8%。一句话,过去十年“高增长、高毛利、高订单”的三高时代正式结束,从品牌、代理到零售、材料、设备,整个鞋业链条必须换打法。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需求见顶:渗透率50%的红海

当渗透率追平美日,增量就只剩“换鞋”而非“买第一双”。品牌方已公开下调全年指引,代工厂若仍按往年30%增幅排产,库存只会从品牌仓库转移到自己仓库;零售端也别再幻想“国潮”带来自然客流。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品牌缺位:制造强、赛事弱、溢价低

中国年产鞋超30亿双,占全球六成,却仍处“微笑曲线”底端。篮球、足球、网球头部赛事被耐克、阿迪锁死,国产品牌想靠明星代言出圈越来越难。结果:我们能做出最具质价比的鞋,却卖不出全球溢价。对产业链的启示——别再只卷成本,要卷“技术可视化”:把氮气发泡、碳板推进、环保纱线做成消费者一眼识别的符号,才能保住加价率。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渠道裂变:DTC加速,批发红利归零

安踏直营+电商已超80%,特步刚融10亿港元专攻DTC,李宁关小店开大店。对渠道商而言,“万双级批发”订单正碎成“千双级快反”;对零售端来说,未来拼的是库存周转而非门店数量;对上游材料和设备商,则意味着更小MOQ、更短交期、更高柔性。谁先备好可互换的通用底、通用面,并把MOQ降到500双、交期压到7天,谁就锁定下一季主力供应资格。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加价率3倍红线:优衣库给的警钟

优衣库在中国把加价率锁在3倍以内依旧赚钱,给所有品牌敲钟:继续“讲故事+抬吊牌”只会加速价格战。对零售端,折扣深不见底的日子已来;对工厂,报价策略要从“成本×4”转为“成本+合理利润”,提前锁定品牌明年预算,避免旺季临时砍价。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小众场景的新机会

当大众运动增速放缓,马拉松、越野、露营、匹克球等垂类需求却两位数增长。HOKA、ON、Lululemon靠细分功能+社群营销抢走了传统巨头份额。国内品牌也开始密集布局:特步160X系列深耕马拉松、361°洞洞鞋切户外休闲档。整条产业链不妨把视线从“篮球大货”转向“小众功能”,用差异化鞋底、楦型、材料打开新的订单口。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环球鞋网观点

国潮、奥运、新疆棉三大红利全部退潮,国产三巨头正式步入“存量搏杀”。无论你是品牌、代理、零售还是材料、设备、物流,都别再赌“大单返单”,而要练好“小单快反”内功。环球鞋网将持续跟踪头部品牌订单结构、零售终端动销及材料价格走势,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责任编辑人:樊永红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