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制作没有淡季,我们的订单一直很足,今天来务工的有30多人,有几个人家里有事没有过来。”看着生产区有几台机器闲着,箱包厂负责人马帅涛解释说。
1982年出生的马帅涛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参军入伍,他努力争先保家卫国,退伍回乡,就要为家乡做点事,带动乡邻一起致富。
一部电视剧让他穿上军装
“或许男孩子都有英雄梦,参军入伍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最好途径。”说起参军,马帅涛说,在读职专时,一个周末他回家无事看电视,看到电视剧中的特警除暴安良,充满正义感,他就想着自己将来要像电视剧里的正面人物一样做个“英雄”,保护弱小,传递正义。
“那是重庆电视台播的《武装特警》。”时隔近20年,马帅涛仍记得那部电视剧,也就是这一年,18岁的马帅涛职专尚未毕业就穿上了军装。
“我在新兵连里就是优秀新兵。”在部队里,马帅涛曾荣获优秀士兵、实弹演习先进个人,团嘉奖、旅嘉奖、集团军嘉奖等荣誉,还在年度实战演习中荣立个人三等功。由于表现出色,在入伍第五年,马帅涛光荣地入了党。入伍12年后,马帅涛于2012年退役。
“由于在部队表现出色,老首长在部队所在地给我找了差事,月工资8000多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待遇了。”马帅涛说,面对这样的高薪,马帅涛最终还是选择返乡。
一次聚会他决定返乡创业
2018年7月,马帅涛回乡。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听说汝南产业集聚区一家箱包厂经营得比较好,项目适合创业。”马帅涛说。第二天,马帅涛就赶到该箱包厂考察。考察后,马帅涛自己认可了这个项目,但还是犹豫了。
“箱包厂的工人都是女工,我一个男人,在部队整天持枪弄炮,干这个合适吗,能干好吗?”马帅涛说,虽有些犹豫,他还是说服自己先去学习学习。
马帅涛自己进入该箱包厂,学习生产技术、管理技能……
在产业集聚区箱包厂学习3个月后,马帅涛转了在学校食堂的窗口。2018年10月,回乡租房、买机器,马帅涛投资30多万元在老家米庙镇安庄村建起了瑞喧箱包厂。
马帅涛说,生意很难做,开始时先做代加工,后来自己找外贸公司拿订单,现在是“自产自销”,自己设计、制作箱跑销售。
“效益还不错,办厂一年来订单不断,自己设计出来的登山包和学生书包等很受欢迎。”马帅涛说,去年开业到现在,产值已达100多万元,净利润20余万元。
一个小厂吸纳40余名村民
“目前厂里吸纳务工人员40余人。其中贫困户3人、残疾人两人。”马帅涛说。
“现在每月我能拿到2600元左右。之前在外虽然挣得多,但开销也大,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多少钱。现在能在家门口干活挣钱,真是托了帅涛的福。关键是帅涛人好,离家远的晚上可以在厂里宿舍住,中午赶不回去还免费管饭,这样的条件去哪里找啊。”在厂务工的该村村民隋红梅说。
“来我这儿务工的乡邻都很积极,赶任务晚上主动加班。”马帅涛说,开工到现在已支付工人工资70多万元,他这里发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最高每月能挣2800元,最低的也有1800元。马帅涛还为到厂务工的村民买了意外保险。
“我当过兵还是党员,干事创业不能光想着自己。”马帅涛说,他和妻子已经商量过了,明年他将和村“两委”协商,从村里找两三户贫困户对接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再一个就是再多购买几台机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的人务工。等规模再扩大了就建立一个标准化厂房,让乡邻不出村就有工作可做,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