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资讯>

 安踏转型,丁世忠捋直弯路

安踏转型,丁世忠捋直弯路

2020-11-25

来源:品牌联盟网

作者:


国产运动品牌市场,安踏分羹一杯,在2017年、2018年的战绩排行榜中,它的营收、净利润以及品牌竞争力等,位居首位。

从2007年赴港上市到2017年,安踏跨过了市值740亿港元大关,门店超过9500家,收益自29.9亿元人民币连翻4倍,与耐克、阿迪等一同跻身全球四大体育用品公司。

1.webp (1).jpg

青铜跃升王者段位,这家业界翘楚磕磕绊绊走了10年,掌舵人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曾如是总结:“安踏这十年,是从传统民营企业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现代治理结构的公众公司的十年。”

安踏的成功,有迹可循。

安踏的10年做对了三件事:企业上市、战略转型、战术调整。

1.png

2008年,安踏上市1年,当时中国体育产业规模约为1700亿元,体育用品市场被业内人用四个字评述“不可估量”。安踏赶上了这个风口,如何借势成为丁世忠的心头大事。

自品牌诞生起,安踏一直坚持高性价比市场定位,价格亲民、品质过硬使它笼络了半数国产运动品牌的消费大众。

2009年,安踏自上市后作出首项重大战略决定:赞助中国奥委会。在外界看来,这是丁世忠为弥补与2008年北京奥会运赞助权失之交臂的遗憾,但他自己格外清醒,让安踏成为奥运战袍是提升品牌形象的关键一环。此后多年,安踏陆续赞助了24支国家队,与奥运健儿驰骋赛场,见证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斩获荣光。

同在2009年,安踏还开启了一场品牌“征伐战”,率先将百年意大利运动品牌菲乐(FILA)纳入麾下。之后关于对品牌的收割操作,安踏从未停止,覆盖大众和高端消费、成人和儿童消费的“多品牌”矩阵逐渐成型:

它旗下的潘迪瞄准中高收入轻运动人群;菲乐则定位为高端运动时尚品牌;收购的迪桑特面向高端专业运动人士群体……

在安踏,消费者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同时,丁世忠更为注重起“单聚焦”发展的加速推进。“这个时代诱惑太多,赚钱的机会也不少”,丁世忠说,可安踏不做其他的,只做擅长的运动鞋、运动服相关的产业。对安踏来讲,产品绝不贪多,而要做精。

过硬的质量理应配上亮眼的销量,但2012年,中国鞋业爆发全行业库存危机,安踏在波及范围之内,多家鞋店纷纷倒闭,库存积压严重。虽作为传统批发企业起家,安踏从不会墨守成规,尤其当行业危机与电商兴起碰撞到一起时,丁世忠意识到必须迈出零售这一步。

改变原有的货出仓库即可的销售理念,丁世忠大力倡导“全渠道”分销形式。无论是线下+线上,还是大百货商场和小型街铺,有目标消费者的地方,安踏就要争取到一席之地。

“转型”是一个跳出舒适区的过程,非常艰苦和漫长。安踏的诸多变革皆是围绕两点:一是商品价值,二是消费者体验。在丁世忠看来,这两点说起来容易,做出彩困难,要特别感谢安踏的零售铁军,“这十年,你们辛苦了”。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chinaleather.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100085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